花月总留痕:香港粤剧回眸1930s-1970s

  • 2021/10/12 10:27
  • 来源:粤剧图书馆
  • 发布机构:少儿部
  • 【字体:    

  • 书名:花月总留痕:香港粤剧回眸1930s-1970s 书刊作者:岳清编著
  • 索书号:J825.65/171 出版社:三联书店(香港)有限公司
  • 出版时间:2019馆藏地点:粤剧图书馆
内容简介:

本书从动荡不安的三十年代、也是粤剧最兴盛之时说起,通过丰富的图文和精巧的编排,与读者一同细品那流光飞舞的岁月。书中许多图片和手稿,还是首次公开的。

粤剧自1920年代开始,由官话改为广州白话。1930年代,红船班渐渐消失,而省港班随之兴起。与此同时,粤剧行当演变为“六柱制”,编剧、粤曲亦相应发展。1950年代后,名伶首本戏宝相继涌现,名班屡出,粤剧发展到兴盛辉煌的阶段。

本书就从这一段历史讲起,涵盖抗战前、沦陷时和抗战后三个阶段,辅以丰富的报章数据和剧照图像,对各时期的名伶、名剧、重要事件都做了铺陈,名伶如薛觉先、马师曾、桂名扬、陈锦棠、新马师曾、任剑辉、芳艳芬、白雪仙、红线女、何非凡等,名剧如《王昭君》、《洪承畴千古恨》、《钟无艳》、《关丽珍问吊》、《铜雀春深锁二乔》、《梦里西施》、《香花山贺寿》等,事件如“薛马争雄”、粤剧改良、新型戏院落成、粤剧义演救亡、避难澳门、名伶大汇演等。

“难记兴亡事,花月总留痕。”本书数据翔实,许多图片还是第一次公开,希望以此呈现粤剧艺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如何勇敢挑战命运、竭尽全力保存自己的艺术生命,也可作为一部粤剧发展史,帮助普罗大众走近粤剧,做好文化保育。

TOP】 【打印页面】 【关闭页面

相关内容:

  • 版权所有 东莞少年儿童图书馆  版权声明  地址:东莞市莞城区科书博广场内新芬路40号
  • 电话:0769-22119696  粤ICP备14007435号  技术支持:开普云  网站地图